
    六月初的一天,翟女士手捧兩面錦旗來到了院宣傳部,她激動的說:要不是范曉彤和龍云兩位醫生,我愛人的命可能都沒了。從她樸實的話語中,小編感受到了她對兩位青年醫生的感激之情。
 

    2018年2月1日,翟女士的愛人王先生不幸遭遇車禍,頭面部、腹部及雙腿多處嚴重受傷,立即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治療。在手術中,醫生診斷王先生為小腸破裂。術后,患者出現持續高熱,逐漸陷入昏迷狀態。一天后,王先生的情況仍然沒有好轉,在醫生的建議下,家屬決定轉入我院進行治療。
    由于王先生病情重,生命體征不穩定,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故轉入我院后直接進入重癥醫學科治療。接診王先生的范曉彤醫生著實為患者捏了一把汗,王先生的引流管內可見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化驗結果顯示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明顯降低,這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癥狀。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見和治療較困難的一類休克,死亡率可高達50%。而此時的王先生已經出現肝、腎衰竭,甚至不能呼吸,生命岌岌可危。
 

    上監護儀、呼吸機,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路!范醫生時刻關注著患者的情況,并采取每天換兩次藥的治療方式對抗患者體內的感染。忙碌中的范醫生還不忘隨時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并鼓勵翟女士要有信心。開始的幾天,我愛人的情況一直沒有好轉,突發情況也不少,曾先后三次下過病危通知,我們家人甚至都以為沒救了……直到7號,范醫生對我們說病情穩定了,命算是保住了,心里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翟女士說道。17號、大年初二,通過范醫生的精心治療,王先生病情好轉,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轉入骨外三病房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雖然換了科室,但是王先生和他家人感受到的服務的水準卻是保持不變。王先生雖然已經脫離感染性休克的危險,但胸口長達15cm的開放性傷口仍然不容小覷。轉入骨外三病房的時間,正趕上春節假期。主管醫生龍云不論是白班、夜班、下夜班、還是休班,每天都會為王先生按時換藥,從沒耽擱過一天。面對家屬提出的問題,他從來都是耐心的解答,還不斷鼓勵王先生,一定會好起來。在進行了手術風險評估后,23日,王先生在骨外三病房成功接受了雙側脛腓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隔四個月,現在的王先生已經開始下地活動了。
    當翟女士和小編說起愛人的就醫經歷,談起兩位主管的青年醫生時,小編從她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她對范曉彤和龍云醫生的肯定、信任和感激。放眼未來,也許他們所代表的就是讓中心醫院更加蓬勃發展的力量所在。